更多>>
热门关键字:畜牧业 特养 淡水养殖 海水渔业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益农时讯营口农业

千亩盐田变良田

        本报记者 张宝全 黄子恒 李成誉(实习)

        曾经龟裂的大地,泛滥的盐渍令人触目惊心;而今华丽蜕变成连片的稻田,勃发的生机处处绿意盎然。我市坚持推进盐碱地改造和综合利用,变地理劣势为环境优势。今年,盐田复垦项目区1700余亩水稻长势良好,正在逐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天边,是广阔浩瀚的渤海;眼前,是一条绵延2公里的堤坝。堤坝一侧的水库中积蓄着110余万吨灌溉用水,另一侧是1700余亩水田,被沟渠分割成30余个规整的方格,嫩绿的秧苗迎风舒展。

        营口有122公里海岸线。千百年来,经过海浪拍打、海水倒灌、潮汐侵蚀,形成了荒芜的盐碱地。在营口市西市区东大村兰旗机场西北侧的盐田土地复垦项目一期工程的现场,这片绿油油的农田,曾经是营口盐场的盐田,一度荒废。就是这样一片过去的盐碱地,经过修复治理,现在已经成为连片的水田,嫩绿的秧苗释放勃勃生机,让人心旷神怡。

        空中俯看,昔日的营口盐田碧色无边,千亩稻田相连成片,丰收在望的田园画卷尽收眼底。眼下,正值水稻孕穗期,为了保证水稻高质高产,连日来,项目区抢抓晴好天气,利用农用无人机开展施肥作业,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为水稻的增收保驾护航。

        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月仙介绍说:“现在水稻正在拔节,已经拔到了第四、五节,正在孕穗期,我们今天撒的主要是孕穗肥。现在都是高科技,节省人工,进入了机械化时代。过去人工一天只能撒几十亩地,而现在无人机一天能撒上千亩地,只需要两三个人操作就可以。目前来看,今年的稻穗长势比去年还要好,年底目标每亩地产量达到650公斤以上。”

        营口盐场曾是中国北方三大盐场之一,这片盐田面积约1.5万亩,占营口全市盐碱地总面积的9.5%。因长期制盐,这里耕层土壤最高含盐量达到90‰(千分之),过去一度被认为完全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2019年3月,营口盐田土地复垦及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落户这里,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由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近2700亩。4年来,我市盐田土地复垦项目逐步实施,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对这片盐碱地进行修复治理,按照“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引地表水对盐田进行冲洗,同时,施加脱硫石膏、深松耕作、秸秆还田等方式改变土壤结构,提升肥力。目前,1700余亩水田的土壤含盐量已控制在3‰以内。

        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友勇说:“去年这里产量平均亩产671.4公斤,在全省重点盐碱地中立了一个标杆,首年单产这么高在全国也算罕见。今年长势比去年更好,南边的800亩地还进行了稻蟹共生的新模式实验,如果效果好,还会再进行推广。螃蟹是辅助经济,如果弄得好,会比稻谷还值钱,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而且产出的米和蟹都不打药,更加原生态。”

        过去,盐碱地被比喻成大地的“泪痕”,现在,这些“泪痕”正在慢慢被擦去,逐渐露出丰产丰收的笑容。我市现有耕地171万亩,其中盐田地达到15.8万亩,从耕地增量上下功夫,将“白花花”的废弃盐碱地变成“绿油油”的稻田地,无疑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稻田,离不开技术支持,更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扎实有效的“保姆式”服务。

        营口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友勇告诉记者,政府各个部门对他们非常关心,公司目前正在申办高新技术企业,西市区科技局正在帮助公司申办雏鹰企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他们纳入了全省23家标准化项目试点,对企业也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他们会加油把项目做得更好。  
来源:营口日报      责任编辑:       时间:2023/8/1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