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热门关键字:畜牧业 特养 淡水养殖 海水渔业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益农时讯省内农业

“老把式”变身“新农人”

        本报记者 李 波

        “今年,这玉米种出点儿高科技的味道。”5月25日,在铁岭市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组长吴丹,一边抠开地膜查看苗情,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合作社的新事。

        去年,合作社试种300亩鲜食玉米获得成功后,今年在粗粮细种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不仅扩种到1400亩,还建设了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和冷藏库。

        元旦过后,合作社理事长吴艳良就围绕鲜食玉米加工销售忙碌起来。他请专家设计加工车间、订购设备、建冷藏库,找专业团队注册商标、设计产品外包装。目前,冷藏库建设已经进入库体保温结构安装阶段,加工车间只等设备入场安装。

        在玉米生产环节,为了让每一棒玉米都在最佳收获期进入生产车间,以确保食用时的营养和口味,合作社从源头入手,实行错峰种植。从4月6日开始,吴丹就带领农机手在大田里作业。由于地温较低,先是覆膜种植了400亩,气温升高后又进行无膜种植。目前,今年合作社的鲜食玉米种植已基本结束。

        在种植过程中,吴丹这个种玉米的“老把式”感触最深的就是今年这地种得科技味十足。为了争取鲜食玉米的上市时间,首批种植的鲜食玉米采用了覆膜技术,而且在种植时还请来农业专家,现场测地温给出覆膜技术建议,现场采集土样进行成分检测后再给出用肥配方。

        不仅如此,吴丹在种地的同时还“变身”摄影师,全程记录玉米的种植过程。从扬粪、旋地,到覆膜、种植,每一个环节都要拍好照片、录好视频。他说,7月末鲜食玉米上市时,合作社也要以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网络销售,到时候这些照片、视频都要拿出来展示,让网友了解每一棒玉米的生产过程,直观地感受东北的“黑土地”。

        用一棒鲜食玉米串联起一二三产业,进而带领村民共同种植实现共富,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吴艳良还有更长远的打算。他说:“我们合作社先带头种,让村民在参与中看到效益,明年再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带领村民一起种,各家各户负责田间管理和采收,由合作社保底收购,一起分享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效益。” 
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       时间:2023/5/29 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