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热门关键字:畜牧业 特养 淡水养殖 海水渔业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市场分析焦点图

盖州俊达农场:巧打时间差 葡萄架下套种蘑菇促增收

眼下,温室大棚里的葡萄正处在种植的“空闲期”。而在盖州市陈屯镇枣峪村俊达农场,农民们利用这个空闲期,巧打时间差,通过套种间作,在葡萄架下栽培鸡腿菇,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12月17日,记者在俊达农场的葡萄大棚内看到,青嫩的白玉品种葡萄秧苗刚刚发出枝叶。而在葡萄架下搭起的半米多高的小棚内,一朵朵蘑菇已经成熟,鲜嫩诱人。农场负责人杨俊达目前还是辽东学院农学院园艺专业在校大学生,他告诉记者,假期里看到自家的葡萄园有近三分之二的空地白白浪费了,于是他就琢磨着找点增收的方法。

“我学的是这个专业,我家有农场,我就想葡萄地下有空地,和蘑菇结合到一块,互相不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加收入。”杨俊达说。

今年7月份,杨俊达与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菌类研究的母亲崔颂英商量,在农场4栋葡萄大棚里栽培了5.4万袋菌棒,试验套种鸡腿菇。通过半年的试验,目前套种栽培技术日益成熟,鸡腿菇已经上市销售,于是俊达农场逐步向周边农民推广这种种植技术。

“这个大棚占地大约1.5亩,白玉葡萄一年产值能有七万左右。把蘑菇套种在这里,大约一年能增加十万左右的收入。”杨俊达说。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系教授,杨俊达的母亲崔颂英告诉记者,鸡腿菇品种是粪草腐生型的,利用的是秸秆作为基质来进行生产,蘑菇产出来后废弃的菌袋,再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是非常好的生物有机肥。将来再把它施用在葡萄生产过程中会有效地提高肥效。另外还能改良土壤的通透性,效果也特别好。

套种的“金点子”既解决了菇渣乱丢影响环境的问题,又找到了一条额外增加葡萄大棚收入的新路子。现在枣峪村不少葡萄种植户都前来“取经”,杨俊达和母亲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让这种新技术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盖州市陈屯镇副镇长王永亮告诉记者,高效农业葡萄大棚在枣峪村总共有六百多个,现在鸡腿菇的市场价格是每斤八到十元,项目非常好,他们要在全镇大棚户进行推广。

来源:营口日报      责任编辑:       时间:2017/12/26 1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