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热门关键字:畜牧业 特养 淡水养殖 海水渔业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益农时讯营口农业

油桃大王——关恒勇

关恒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几十年如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过去靠天吃饭,如今靠科技种植发家致富,并带动和扶持全村果农致富,成为“油桃大王”,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记者在盖州市九寨镇关屯村找到关恒勇时,他正在油桃大棚里采摘油桃,准备下午拿到市场上销售。 “今年价格还行,8元一斤,不愁卖,6个大棚一年收入10多万吧!”老关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陪同记者采访的关屯村党支部书记席广文告诉记者,“他可是咱们关屯村、九寨镇乃至整个辽南地区果农致富的领路人,他搞的棚桃种植甚至比山东的还早……”

棚桃,就是取扣塑料大棚的方式,使桃在隆冬数九的一月开花坐果,在五一前后北方水果淡季采摘上市。由于棚桃果品质量好、产出高、价钱是裸地桃的10倍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反季棚桃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开始慢慢兴起。酸甜可口的棚桃不但丰富了市民的果盘,更成了果农增收致富的“金豆子”。今年68岁的关恒勇就是最先找到“金豆子”的人。早在1990年,关恒勇就开始搞油桃生产,当时农民春种秋收,沿袭着千百年来老祖宗的劳作方式,到了冬季更是漫长无聊,不少村民选择打麻将度日。“我不打麻将,闷极了就到南山溜达,东面看看山,西头还能看到海。那时就琢磨能不能利用冬闲将近半年的时间,搞大棚桃树种植,增加收入。”关恒勇说干就干,转过年,他在自家院子里整理出七分地,扣了两个塑料大棚。没有现成经验,更没有相关材料查阅,他就自己摸索。从1990年春天开始,他坚持每天记录陆地桃树从开花到成熟的自然温度,为以后扣大棚提供数据参考,到1993年他试验的反季节油桃大棚一举成功,效益特别可观。关恒勇说:“苦尽甘来啊,头一年每斤桃价格是24元,第二年是27元,最高时在大连每斤卖到60元,七分地卖了6万多元,当时村里也没几个万元户。”

亩产值在10万元左右,是种玉米收益的100多倍。消息传开后,不少村民开始跃跃欲试。木匠出身的关屯村村民关殿奎是第一个跟随关恒勇扣大棚的人。看到关恒勇扣大棚油桃试验成功后,关殿奎借来1万元,扣了一栋油桃大棚,当年卖了4.5万元。如今,关殿奎有7个大棚,种植了油桃、李子,每年收入10多万元。“真是毫无保留,手把手教我们技术,谁问都告诉。”关殿奎说。

自此,关恒勇带动了村里数十户像关殿奎这样的农民进行反季节大棚水果生产销售,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传统的春种秋收,果农也尝到了种棚桃的甜头儿,以大棚油桃为代表的反季节水果种植在盖州市南片乡镇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据九寨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刘克介绍,目前全镇有高效农业大棚2.8万栋、9800多亩,从事反季大棚生产的农户近6000户,反季水果年产量2000多万公斤,产值1.6亿元。

九寨镇的反季节水果大棚有了名气,辽宁省农牧业厅组织省农科院,省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院所前来参观,在全省推广。北京郊区一些农场,以及外省人员也来参观学习。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还把关恒勇的反季水果大棚生产方法进行总结,出书发行。关恒勇先后被授予盖州市“双学双带”标兵、大棚桃状元、营口市农民科技致富状元、农业生产状元等称号。

这几年,在关恒勇的带动示范下,九寨镇的农民技术员不断琢磨反季节水果生产技术,反季大棚已经从最初的土墙、竹木结构升级成混凝土、钢筋结构。掌握核心技术的关屯村果农更成为抢手的“香饽饽”,每年有30多名农民技术员走出家门,在宁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从事技术指导工作,年薪超过5万元。

来源:营口日报      责任编辑:       时间:2015/6/1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