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热门关键字:畜牧业 特养 淡水养殖 海水渔业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农业科技科技动态

“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让夏管提质升级

        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时节,全国夏粮收获近尾声,其中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已基本结束,也意味着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夏季的田间管理时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夏管。夏管是“三夏”的最后一环,也成为秋粮丰产的关键。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夏天,炙热饱满的热情笼罩着整个大地,自然万物繁茂秀美,长势旺盛,农作物也是如此。刚刚忙完了夏收和夏种的农民们一刻不得闲。夏季是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可同时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的时期,因此为了让地里的作物茁壮成长,做好田间管理才能确保粮食丰产。

        如今的中国耕地上,东北地区种着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黄淮海、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则生长着棉花、玉米、大豆、马铃薯,而江南、华南耕种的是水稻,到了西南地区则主要是玉米和水稻。无论东南西北,它们都是秋天里丰收的希望。

        夏管管什么呢?如果说夏收、夏种要“抢”时间,那么夏管可是个精细活,需要因时因势,科学适度。比如,水稻从种子发芽至收获需要经历幼苗、插秧、分蘖、拔节、孕穗、抽穗、扬花授粉、灌浆、成熟9个时期。每个时期都要精细化管水、管肥、管病虫害、管杂草等,少管一步都会直接影响秋季的丰收。而玉米的拔节期是长个儿的关键阶段,并不是长得越高越好。想要玉米高产,需要把整个植株的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的话玉米才不容易倒伏。因此,夏管时期需要根据实际喷洒“生长调节剂”,防止小玉米窜成大高个。至于大豆的高产和叶面肥的合理使用密切相关,还要预防高温和田间积水。总而言之,田间管理的学问真不少,而现代化农业正让这个工作更加提质升级。

        走进绿意盎然的水稻田,这里几乎看不到人工施肥扬药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空中“蜂鸣”的植保无人机。过去人工喷药费时又费力,如今,只需无人机飞手在田地边操作就能完成。曾经2到3天才能完成的植保,现在无人机只需要半天时间,单机日作业量可达150—200亩,是人工喷药效率的20倍以上。

        种、施肥等新应用。数据显示,今年5-6月,每天有超过3万台无人机从田间起飞,为高效又安全的植保“添上翅膀”。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哪里缺水、作物长得快还是慢、有没有病虫害,都能一眼看清。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农业人员只需要鼠标轻点,几十公里外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天气情况及灾害预警等信息都能通过一块数据大屏呈现在眼前。

        夏季还是棉花现蕾、开花、坐桃的关键时期。在新疆图木舒克市的棉田里,借助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棉农只需打开手机,就可以精准地实施水肥管理,让干旱地区珍贵的水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看得见的收获,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管护。辛勤的农民有了科技力量的助力,更好地守护着丰收的希望。“三夏”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田野尚在,勤劳尚在,去播种、去管护、去耕耘,必然就能在付出中迎来幸福的收获。

        (据央视网)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       时间:2023/6/29 15:00:00